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多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今年“A+H”热潮有望延续

  • 房产
  • 2025-02-13 08:09:04
  • 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冯雨瑶

  2月11日晚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分别披露了赴港上市的相关进展。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70家企业通过IPO在港股上市,其中不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A股企业。

  “双平台上市使得企业能够在两个市场募集资金,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还能够触及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提升企业融资的灵活性。”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记者表示。

  “A+H”受追捧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A股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意向。

  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交所”)递交挂牌上市的申请。同日,中伟股份表示,已审议通过了授权管理层启动在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1月27日,锂电设备龙头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月27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联交所上市方案的议案》等有关议案。

  除了部分A股龙头企业计划直接赴港上市,也有一些A股企业计划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例如,1月21日,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将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拆分至联交所主板上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递表或已公告拟赴港上市的A股企业共计21家,市值大多在百亿元以上。据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预计,今年将有逾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是大型A股公司,涵盖各行各业。

  港股缘何受青睐?

  业内普遍认为,港股与A股的整体估值差距收窄,叠加国内企业“出海”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等因素,都是今年A股企业赴港上市活跃的关键。

  “出海”是中伟股份近几年延长产业链、拓展业务版图的一大发展路径。谈及拟赴港上市的原因,中伟股份表示,旨在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部署,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全球产业布局。

  而去年以来,一系列重磅消息的发布也让港股市场更具吸引力。2024年11月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明确表示,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24年10月份,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股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在田利辉看来,通过在港股市场上市,企业可以吸引国际资本,进而提高融资效率,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认为,港股的估值体系与A股有所不同,部分企业在港股上市可能将获得更高的估值。

  促进全球化发展

  从产业角度来看,已在港股上市或正筹备赴港上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医药健康、新能源等领域。

  田利辉认为,这些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创新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来推动研发和技术进步。

  此外,深化国际化战略也成为了A股企业积极奔赴港股市场的另一大主因。在医药行业,目前已有多家A股药企搭建了“A+H”的双上市架构。2024年12月份,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赴港二次上市,借此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宁德时代表示,此次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先导智能亦表示,赴港上市是为了满足公司在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的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

  对此,田利辉认为,赴港上市有助于这些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获取全球资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