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迫离职还负债5.4万元?这类套路需警惕→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千寻
“入职的第一天下午,我以为下班就没事了,结果6个人围着我,让我做他们的整形项目,我拒绝了3次,但是他们还是说个不停,最后我被拉进了手术室。”谈及过往经历,小孚(化名)久久不能释怀。
2024年,大学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小孚在某招聘软件上看到成都一家美容院的前台工作岗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面试。从面试到正式入职,一共用了四天时间,但三天后,小孚就被迫离职了。
“不仅一分钱没拿到,还背上了3.9万元的贷款,算上利息一共5.4万元。”小孚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孚的遭遇是个案吗?
缘何被“套路”
“从面试开始的头四天里,没有人和我说过需要做项目,结果入职当天下午就缠着我,而且告诉我没有钱可以贷款,他们工资高,一两个月就可以还完,做了之后也好给其他客户打样。”在谈及如何操作申请贷款时,小孚表示,自己按照他们的指示下载好软件之后,就被这些“同事”们拿走手机代替自己操作了,只有需要刷脸认证的时候才把手机返还给小孚。
“美容院最后只给了我一份消费合同,我没有贷款合同,我都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有一份贷款合同。”与小孚有相似经历,被美容院“套路”了的小可(化名)表示自己在美容院引导下办理了一笔12800元的24个月的分期贷款,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消费合同,上边并没有有关贷款的任何信息,并表示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的贷款合同。
记者查询第三方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发现,相关投诉屡见不鲜,诸如“寻找烘焙师工作时被强行办理了贷款”“被美容院以内部员工分期通道的名义办理了‘医美贷’”“在某招聘平台找到美甲师工作,承诺贷款12800元包教包会”“被培训机构办理了所谓的‘助学贷’”等。
记者浏览中国裁判文书网时发现,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民事判决书,原告许女士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某传媒公司发布的“急招转行化妆师学徒+供宿”岗位,去面试被告知需要参加培训,结果却被诱导办理了13800元的助学分期贷款。
不久前,“央视曝光8万元月薪工作暗藏‘医美贷’骗局”的话题冲上热搜,事件主角刘女士就被看似诱人的招聘信息吸引,在面试过程中被要求进行高额整形手术,并因此背负了2.5万元的贷款。
记者发现,在此类事件背后,一些医美或培训机构以招聘等为由设置陷阱,欺骗个别消费者,而部分助贷平台以及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
“拿着我的手机操作的”
在与记者沟通过程中,小孚透露了申请贷款的平台——即分期超G会员。
根据公开信息,即分期是上海即科智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即科集团”)旗下的一款产品,主要通过App“即分期超G会员”与用户产生联接。但是,不同于其他软件,即分期在手机应用商城中并不能搜索出来,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也表示,这款App并不容易被找到。
记者下载这款软件也是几经波折。在打开即分期App后看到,其首页很像是某一个专营电子产品的电商平台,在“我要借款”界面,显示“功能升级中”,普通用户下载之后想找到分期、借款的入口都很困难。在经过多次跳转看到分期页面后,记者发现,即分期需要输入销售人员的手机号码才能进入下一级页面,普通用户没有销售人员的帮助,无法自主进行申请注册贷款或者尝试分期。
“全程都是门店里的工作人员拿着我的手机操作的,我都不知道他们填写了什么,填写得是否正确,只有签名跟按手印是自己操作。”被某祛痘
店相关人员操作,在即分期平台申请了3万余元贷款的小简(化名)对记者说。
多名消费者告诉记者,在申请贷款时,线下机构的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手机“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过程非常顺利,助贷平台或者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一般不会打电话核实贷款人的贷款意愿、还款能力以及身份。
记者打开某投诉平台发现,截至2024年12月21日的30天里,即分期涉诉量高达129件,已处理完成的只有37件,其中“暴力催收”“联合教育机构搞培训贷”“美容套路贷”“给大学生放贷”等是主要投诉问题。
多个合作方
不过,即分期本身没有放贷资质。即科集团名下有两张类金融牌照,分别是即科商业保理(深圳)有限公司和即科融资租赁(横琴)有限公司。即分期这类公司也就是通常业界说的助贷机构,那么,谁是背后的资金方?
“我在即分期超G会员做的贷款,但是发短信的是一个叫锦程消费金融的公司,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小孚对记者说。
除了锦程消费金融,记者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后发现,即科集团的合作方还有山东龙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商业保理公司等。
“合肥某家祛痘美容院在一年之内给我陆续办理了4次贷款。”消费者小磊(化名)说。
记者从小磊的贷款合同中看到,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小磊在即分期平台办理了两家银行的贷款,还有两份通汇诚泰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涉及小磊分期协议债权转让的商业保理合同,累计金额达47800元。
据小磊透露,银行发放的贷款并不是直接给到美容院,而是先打到了自己的账户,然后由小磊用贷款资金向美容院支付。
“商业保理也很快就批复了,前后不到两个小时,钱直接就进了对方账户。”小磊表示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保理合同。
“鉴于应收账款债务人在保理业务中的特殊角色,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无需征得债务人同意,只需通知到债务人就产生效力。”北京大成(石家庄)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李跃辉向记者表示。
难解的“套路”
“钱还不上了,经常接到催收电话,很烦。”小孚坦言。
“和工商局反映了相关情况,但是一直没有消息,也尝试过报警,不过警察说整个消费过程是自愿的,证明不了被强迫,这不能构成欺诈,属于消费纠纷,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消费者小可说。
“美容院告诉我,如果想取消贷款,需要商家向贷款平台申请撤销。”小简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主张合同可撤销的当事人需承担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欺诈、胁迫行为的举证责任。但是部分当事人在签约过程中没有留存相关证据,后续也很难收集到能够证明公司欺诈、胁迫的直接证据。
另外,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了当事人受胁迫可行使的撤销权期限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但在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看来,现实中,当事人签约后因处于信息弱势地位而导致行权意识弱,或忍气吞声或担惊受怕,若未及时在上述期限内行权,则丧失撤销权。
那么,消费者陷入“套路”,助贷平台以及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有无责任?
通过查询法院判决文书,记者发现,大部分消费者状告的是美容院等线下商家,很少有直接起诉助贷平台或者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民事判决书中大部分以第三人身份出现。在少量状告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的文书中,几乎没有看到诉讼成功的案例。
比如,2024年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王女士因为“美容贷”状告锦程消费金融与某美容院“恶意串通,损害第三方利益”的案例,最后法院以“锦程公司与王女士之间形成的是个人消费贷款合同关系,本案处理的是王女士与美容院之间形成的服务合同关系,锦程公司并非本案适格被告,因此超出本案的审理范围”,对于王女士提出“消费金融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未予以支持。
“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在获客渠道方面缺乏话语权,容易被助贷机构裹挟,因此,在选择线下合作场景时需格外谨慎。”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一些助贷机构展业粗犷,通过诱导甚至欺诈快速获客后,再通过暴力催收保持所谓的低不良率,在持牌机构面前实施伪装,从而给持牌机构埋下“地雷”,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
记者拨打锦程消费金融客服电话询问相关情况,被客服人员告知只能与贷款人本人联系才能说明情况,记者随后给网站上的邮箱发送了邮件,截至发稿,未收到该公司回复。
如何避免被“套路”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套路贷进行了定义;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开展变相高息“现金贷”、“套路贷”等问题自查整改的通知》,提出要防范高息“现金贷”“套路贷”等违法违规行为死灰复燃,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近日,全国各地金融监管局陆续发出了“关于警惕网络贷款‘套路’的风险提示”内容。
根据监管提示,办理借贷业务时,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渠道,应关注机构金融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载明的业务范围,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核实金融机构资质。假如陷入网络贷款高息费、捆绑销售、诈骗等陷阱时,应保存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图等证据材料,及时通过报警、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避免陷入“套入”的洪流,消费者要擦亮眼。同时,金融机构也应以案为戒,在业务合规上做好团队管理与自律。
“消费金融线下场景需要把控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场景方是否具备对应的经营资质;第二,消费者是否具有真实消费及申请贷款的意愿;第三,放款机构自身内控及‘防火墙’机制是否完备。”苏筱芮对记者表示,对风控环节产生懈怠,无异于将自身置于险境。
“消费金融从业机构应坚持客户适当性原则,对客户进行合理调查,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和需求、风险承受水平、知识和经验等,在此基础上,向有合理消费需求的客户推荐与之需求和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尽量降低盲目借贷、过度借贷等风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对于合作的助贷平台我们会进行筛选,主要评估其社会口碑和业内认可度,如果负面新闻过多、客诉比较多、传出过‘套路贷’‘砍头息’舆情的平台,我们不会与其合作。另外,如果没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平台我们也不会合作。”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消费金融公司亟须建立透明的沟通平台与动态评估体系,保持与金融消费者的良好沟通与定期回访,避免一味以资产质量、获客效果等来衡量助贷机构资质,而是要结合C端视角去审查合作机构的合规表现,及时调整合作策略,同时,也可建立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防范潜在风险。”苏筱芮建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