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洞察2024|金融领域十大关键词

  • 国际
  • 2024-12-30 22:15:04
  • 15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刘四红 董晗萱

  人民币汇率从7.3到破“7”、金价几番突破历史新高、债牛行情不停歇……2024年的金融市场依旧波动起伏。而震荡的外在表现下,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始终未变,金融活动从严监管的底色明晰。

  2024年的金融市场呈现怎样的特征?2025年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围绕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等,北京商报记者梳理2024年金融领域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货币政策

  转向适度宽松

  两次降准共1个百分点、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总体来看,2024年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同时,人民银行着力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向价格型演进。进一步加强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淡化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创设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并收窄利率走廊宽度,进一步提升政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推动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更加稳固;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2月11日—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至此我国货币政策基调时隔多年从“稳健”再度转变为“适度宽松”。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作出部署。在“适度宽松”的路径下,展望2025年,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成为必然趋势。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明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将继续沿着“量—价—结构—风险”四条脉络展开。降准仍有空间、降息将择机展开,此外,定向支持力度将会继续加大,预计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加大支持力度或优化工具创新等方式,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关键词二:“五篇大文章”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则是践行之年,“五篇大文章”成为金融业持续发力的重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来看,科技金融方面,人民银行、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落地见效;绿色金融方面,碳减排等支持工具精准发力,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举措、明确普惠信贷工作总体目标等,让普惠金融有了更好抓手;养老金融方面,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金等业务试点发展,延长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期限,加大公募基金养老产品供给;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数字金融的发展为其他四篇“大文章”奠定良好基石。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2025年,金融机构应继续增强主动意识和担当意识,加快转型创新,探索完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当然,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应基于资源禀赋和自身能力。对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应统筹安排,推动五篇大文章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应基于区域、行业、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聚焦重点。而无论是大中小型金融机构,都应该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金融,夯实数字金融底座和能力。

  关键词三:降息

  利率精准传导

  2024年,人民银行的多次降息,成为稳定市场信心、支持经济回升向好的“及时雨”。7月、9月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共0.3个百分点,至1.5%的历史低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行35个和60个基点。由此,带动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有效让利实体经济。

  而在这背后,是逐步明晰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自年中以来,人民银行便着力畅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

  2024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讲时提到,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在此之后,政策利率逐步与MLF等中长期调节工具脱钩,LPR报价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逐渐形成联动。

  “为保持适宜的利率环境,继续降低企业与居民融资成本,降息仍有必要,”温彬指出,但“稳汇率+稳息差”内外双重约束再现,预计降息时点和幅度仍需相机抉择,进一步降息需要更大的外部冲击,且人民银行仍需加大力度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中的堵点,打击资金空转,将降息实惠真正传递到企业居民手中。

  展望2025年,温彬预测,新发生贷款利率预计仍处下行通道,但考虑到“规模情结”降温、监管“稳息差”导向下自律机制管控趋严、资本资金等成本相对刚性等因素,利率降幅有望收窄。

  关键词四:存款利率

  进入“1”时代

  2024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延续承压,截至三季度末下行至1.53%,创历史新低。而随着货币政策“组合拳”打出,银行负债端压力不小。

  随之带来的便是存款利率下行。今年以来,以大行为首的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分别于7月、10月进行了两轮,调整后,国有大行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迈入“1”时代。大行领头,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陆续跟进,行业整体降息节奏明显加快。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调整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净息差压力,为银行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从趋势看,后续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更多取决于存款市场供求状况,各类型、各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净息差压力及经营等方面情况。

  另一方面,监管的出手进一步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4月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叫停“手工补息”;11月29日,发布《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分别提出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以及对各类存款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

  温彬表示,一方面在一系列货币政策框架演进和存款利率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存款挂牌利率、对公存款利率和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均有所提升,2025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力下,存款利率有望紧跟政策利率下行。同时,随着对公存款和非银同业存款的结构在自律机制管控下持续优化,以及定期存款陆续到期重定价,银行负债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关键词五:人民币汇率

  双向波动

  2024年的人民币汇率跨越数道关口。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受到美元指数震荡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上半年,在美元指数震荡走强、中美利差走阔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承受了较大的外部贬值压力,来到7.28附近;7月起至9月末,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走弱,同时国内一揽子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人民币一度升破7.0关口。再到四季度,随着美国大选的戏剧化演绎,“特朗普交易”盛行,人民币再次承压,跌至7.30关口。截至12月30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报7.2993、7.3133。

  不过,在多名分析人士看来,美元指数较大幅波动必然会带动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但美国政治走向等“外因”并非人民币走势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增长韧性较强、积极政策逐步落地、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同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仍有坚实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也被重点提及。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要保持基本不变,而是指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并与经济基本面变化相适应。此外,如果未来出现人民币汇率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监管层各类稳汇市工具会及时出手。历史表明,这些政策工具能够起到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效果。

  关键词六:黄金

  长时间易涨难跌

  2024年,黄金市场一路攀升,主要的拉升时间在3月、4月和9月、10月。自3月以来,国际金价势如破竹,频频刷新纪录;金店内的黄金首饰、金条价格跟随国际市场变动日日更新,甚至超过800元/克大关;黄金主题基金表现亦不甘示弱,紧跟金价上涨步伐,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从数据表现来看,不管是COMEX黄金期货还是现货黄金,均在10月底屡创历史新高,价格分别突破2801美元/盎司、2790美元/盎司,截至12月30日,现货黄金最新价格报2615美元/盎司,跌幅0.22%,COMEX黄金期货跌0.29%,报2624美元/盎司,虽然价格有所回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2024年,全球黄金市场整体表现亮眼,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显著增加,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这表明各国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更倾向于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另外,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也使得黄金的避险属性更加突出,促使投资者将资金转向黄金,以对冲风险。

  展望2025年,市场普遍预测,地缘政治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仍可能继续对金价产生影响。尽管高金价给零售消费需求带来压力,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或将延续。正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及,随着未来整个美国的财政赤字比率进一步提升,发行国债进一步增加,仍然有利于黄金价格的上涨。王青也指出,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关键词七:债市

  债牛格局延续

  债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走势和变化同样备受关注。

  2024年以来,债牛格局延续,截至12月表现来看,1Y、10Y和30Y国债利率分别较年初大幅下行,最低点已分别触及0.98%、1.70%和1.95%,进入“1%”时代。

  观察年内走势来看,年初以来,在流动性充裕、机构欠配、市场一致性预期浓厚等拉动下,债市利率快速下行。4月初至8月中旬,债市利率下行放缓。一方面是央行多次向市场提示长端利率风险,并适当收紧了7天逆回购投放;另一方面也宣布开展“借入卖出”国债操作,并与交易商协会共同查处交易违规行为,扰动了债市做多情绪。但在基本面表现、政策利率下调以及A股低迷等叠加影响下,利率下行态势未改。

  9月24日一揽子政策出台后,债市利率迎来阶段性反弹,直至11月中下旬,利率再度顺畅下行。期间,自律机制发布倡议加大对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的管控,市场形成银行负债成本降低和高收益资产减少的一致预期,进一步拉低债市利率。

  温彬指出,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指向2025年流动性整体无虞、降准降息确定性较大,债市抢跑定价,利率下行速度进一步加快。展望2025年,债市利率下行逻辑仍在,但基本面对债市的有利程度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率过快下行下,12月央行约谈部分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提出要密切关注自身利率风险等风险状况,提高投研能力,加强债券投资稳健性,依法合规开展投资交易。同时,严厉查处涉嫌出借账户、扰乱市场价格、利益输送、内控缺失等违规行为,后续将保持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温彬预测,2025年,监管的适时引导仍会持续,给机构的一致做多情绪降温。此外,受债券投资监管指标约束,银行机构的买债规模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债券流转时若非银买盘力量有限,则存在供需不匹配加大风险,不排除债市利率会阶段性快速反转上行。

  关键词八:房地产金融

  存量房贷向新增“看齐”

  回顾2024年房地产市场,可谓政策与利好不断。

  其中最为震慑市场的,当属9月24日央行等三部门明确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9月29日央行再发公告,明确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和加点值可进行协商;10月25日,多家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集中调整。不少购房者感慨,“一觉醒来,每月房贷少还近千元。房贷利率已经下调,还款压力减轻”。

  2024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工作,影响面广、减负力度大,有效降低了购房者月供成本。此类政策和首付比例下降、房贷利率下调、减税政策等互相配合,成为四季度成交量回升、市场信心回升的重要支撑。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调整,一是有效防范化解房贷领域风险。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促使新老房贷利差缩小,提前还贷现象因此明显减少,银行贷款业务更加稳定。二是提高了居民家庭的消费能力,对于提振内需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4年,不管是房地产开发贷还是个人住房贷款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个人房贷企稳回升,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房贷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重明显低于8月政策出台前。另外,房地产市场也呈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边际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来首次转正,12月以来成交依旧相对活跃,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进一步恢复。

  展望2025年,业内普遍认为,在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预计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稳。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有望进一步引导房贷利率下行,继续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另外,各项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也有助于修复居民收入预期,进而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

  关键词九:金融开放

  境内外市场联动加深

  2024年,中国金融业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表现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推动股票、债券、衍生品及外汇市场的双向开放。 

  境外投资者参与度提升,随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完善,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参与度显著提高。截至2024年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12个月增持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从产品创新到互联互通,也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化。例如,沪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等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境内外市场的联动。

  展望后续,金融开放仍将继续深化,正如近期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定调,将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审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025年,各种“灰犀牛”“黑天鹅”风险交织叠加,不可避免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面对相关外部挑战和冲击,在“把自己的事做好”、扩大内需的同时,也需要在外资、外贸领域作出前瞻性和针对性调整和应对。

  关键词十:金融监管

  央地协同完善“长牙带刺”机制

  延续往年特征,2024年金融业仍然持续着强监管态势。

  年内银行、保险、基金券商、支付等金融行业的各项垂直赛道迎来重磅新规,对优化支付、金融数据、银行结算、住房贷款等多个热门领域进行规范与部署,总体来看,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控、阻断金融风险传染方面成效显著。

  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2024年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旧“零容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证监系统查办相关案件逾700件,涉及财务造假、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多种类型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没款金额超过去年全年。

  另外,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已建立银行间市场常态化监测摸排和行政执法机制。对摸排出的涉嫌违法违规交易线索,后续将继续开展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开展立案调查和处罚。

  另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同样大额罚单频现,年内被罚没金额也已超2.3亿元。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当前金融行业监管仍处于高压态势,合规治理与交易安全不容忽视。对于高发的违规问题,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规范经营行为。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在专家看来,央地协同有助于明确各机构监管责任,完善金融监管的“长牙带刺”机制、责任归属认领,是构建新型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后续,可推动央地合作、部门合作,推进联合执法,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之势,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通过加强执法司法协作,凝聚维护金融安全工作合力,更好地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强跨境司法合作,在国际上共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犯罪无处可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