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有琐碎故事也有历史大事,这本书带你从外交官的眼睛观察世界

  • 生活
  • 2025-04-08 08:28:03
  • 4

外交官是一个令人神往而且充满神秘的职业。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涌现出了无数中外合作、民心相通的故事,而外交官是其中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为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作家协会于2021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文学联盟,迄今已有42个国家的36家文学团体、26位个人会员加入,为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了文学力量。最新出版的《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一书就是联盟建设的成果之一。该作品在组稿阶段就得到了外交部和文旅部离退休干部局、外交笔会等单位的支持,作家出版社组建专家团队历时三年成书。

活跃在180多个国家的中国外交官是中国理念的一线践行者。中国外交官几十年间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亲闻、亲见、亲历、亲为,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真实的故事。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与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举办,多位外交官参会,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分享了我国外交事业。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发布会现场

外交笔会是本书的参与单位之一。“外交笔会”的全称为“外交部老干部笔会”,是一个由外交部离退休外交官自愿加入的群众性写作组织,“外交笔会”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宗旨,记录外交历史,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培养和教育外交人才。

外交笔会会长、前驻中非大使孙海潮介绍,三十余年间,外交笔会的成员们发表的文字已超过一亿几千万字。“大家写作几十年间的外交事件,有的是琐碎的故事,有的是风起云涌的、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收录了38位驻外大使和参赞撰写的海外生活故事、中外友好故事、文明互鉴故事,记录了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各地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和时代变化。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书影

书中有许多从外交官的眼睛所观察到的这个世界的有趣的细节,孙海潮写:“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中国青铜艺术的了解和研究已达专家级水平。”“巴黎雨果故居几间屋子的墙壁上都挂满了中国古瓷和工艺品,因为雨果和他一生的情人朱丽叶都酷爱中国文化,朱丽叶尤爱中国瓷器。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消息传到欧洲后,雨果怒不可遏地谴责一个叫法兰西和一个叫英吉利的两个强盗,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远征中国,对圆明园放火洗劫,必将受到历史制裁。”孙海潮以这样的案例证明“丝绸与瓷器为增进中法两国友谊,继续发挥着特有的贡献”。

本书主编、中国前驻俄罗斯使馆公使、前驻波兰、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大使周晓沛分享道,此次写作,是年逾古稀的外交老兵们集体执笔书写时代记忆,也是中国公共外交实践中首次系统梳理驻外使节亲历叙事的文学工程。在周晓沛看来,这些文字没有宏大的叙事,却因感人而充满力量,“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点滴瞬间,某种意义上是传承历史、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内页

书中收录了周晓沛的一篇名为《“诗与剑”的俄罗斯文化》的文章,周晓沛写道:“俄罗斯被称为是一个‘诗与剑’的民族。东西方文化交融,既有斯拉夫人的豪放、粗犷,又有诗人般的激情、浪漫。用‘铁的诗句’向沙皇暴政挑战,歌颂自由民主的两位伟大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都是因为爱情——-‘捍卫爱与尊严’决斗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外交官们以自己的观察与体悟为读者理解世界提供新的视角。

周晓沛介绍道,本书的作者大都年逾古稀,几乎一辈子都在为结下不解之缘的亚、非、拉、欧亚,这些“一带一路”地区辛勤耕耘,亲身经历了一桩桩重大的外交事件,见证了一件件平凡友好的事例,也领略了不同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不论是驻外使节,还是文化参赞,他们既是国家使命的践行者,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摆渡人。

有话要说...